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研论文

浅析职业防护在中职岗前培训中的重要性

【文章来源:】 【发布人:杨宏英】 【发布时间:2024-01-18】 【点击量: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进入到高中阶段之后,就需要为今后的实习做准备,中职院校针对学生的实习工作也制定了多种规章制度,并在护生岗前培训教育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职业防护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护生在进院上岗之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了解,还可以促使学生提升职业防护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以便减少职业伤害等现象的发生。

一、职业防护在中职岗前培训的重要性

职业防护主要指的是在护理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各种具有职业性危害的影响因素所采取的一种防护措施,以此来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性。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进院实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病人,倘若在实习的前期没有对护生进行专业的职业防护岗前培训,势必会降低护生的防护意识,存在较大的暴露感染性。由于医院是各种微生物聚集的主要场地,而微生物会通过血液以及呼吸道进行传播,尤其是病人的呕吐物与排泄物是微生物的主要产生来源,并以此为传播途径进行疾病的传播。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艾滋病、乙肝等具有感染性质的疾病,往往都会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这也是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主要传染类别。据世界卫生组织监测数据得知,每年在医院护理中出现意外针刺伤的发生次数高达110万次,而因此所导致的经血液传播疾病造成的护理人员感染以及死亡人数也足有百余人,再加上护理人员经常性的与病患的血液、分泌物以及体液等进行接触,因此,在护理专业中存在的被感染几率要高于其他医护专业[1]。据相关数据显示,护理人员受到锐器损伤的几率为80%以上,而经被污染的针或者是锐器所感染疾病的发生率为8%30%之间,这也足以说明,医院护理人员是血源性病原体暴露发生的最高职业群体。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每天接触化学消毒剂,不仅会对护理人员的皮肤造成轻度的损伤,还会对呼吸道造成一定的刺激,而医用戊二醛尽管可以杀灭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肝炎病菌等病原微生物,但却是引起护理职业性哮喘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一些肿瘤患者,在化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注射器溶药、换液等,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皮肤可能会与之进行接触,久而久之的话,势必会被皮肤所吸收,进而影响到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不仅如此,当前我国护理人员中存在下腰背疼痛、颈椎病等都是非常普遍的,这也是自身防护职业意识缺乏的表现。现阶段我国的诊疗技术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护理人员在没有进行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接触CTX光、红外线等的次数也每日剧增,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要对CT室、X光室等进行定期的消毒,在此过程中就必须要接触紫外线等,进而出现皮肤红斑以及紫外线眼炎等问题,尤其是在实习期阶段的护理人员中发生的概率较大。护理人员是出现过敏发生率比较高的人群,究其原因与护理人员每天接触各类药物有直接的联系。在护理人员中,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对职业防护的意识比较缺乏,没有加以重视所致,因此,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进院实习的前期阶段,一定要对其开展职业防护岗前培训,以此来提升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并加深对职业防护知识的了解与认识,进而意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

二、中职职业防护岗前培训的实施策略

1、提高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

中职职业防护岗前培训中提高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职业防护意识的树立,必须要先从观念的转变开始进行教育。我国的护理专业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比较注重宣扬护士的奉献精神,而忽视自身防护的教育,进而导致人们产生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护理人员在面对病患的过程中,不应该怕脏、怕累,要保护病人的安危,忽视自身的安全,长久以往的话,就会使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逐渐降低。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因为其工作环境与服务的对象不同于其他行业,因此,存在较大的暴露危险,所以,在中职职业防护岗前培训中,一定要强调把病人的安全与自身防护安全的重要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培训人员可以以美国疾控中心针对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所采用的“普遍预防”与“标准预防”策略开展分析,使护生通过岗前培训来了解更多的关于职业防护的知识,让护生知道,在护理的过程中,不管是面对普通患者,还是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必须要严格按照常规化标准进行护理工作,尤其是接触血液、体液等时,一定要进行自我防护,并重视洗手、戴手套等日常必须防护佩戴与消毒。除此之外,培训人员还可以收集护理人员被感染的案例,在中职岗前培训中与护生进行分享与总结,以此来提升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并从思想上对护生的传统观念进行改变,让他们认识到护理中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而树立正确的职业防护观念[2]

2、开展必要的防护措施演示

针对中职职业防护的岗前培训,培训人员或者是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防护措施演示,让护生在教师讲解、示范以及指导的过程中,对错误的防护进行了解,进而掌握正确的防护措施。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护理临床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总体评价与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操作,让护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对职业防护的知识进行深入的认识。例如,在面对疑似感染的患者时,对其血液、分泌物等进行采取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防护措施进行;要严格依照六步洗手法,保持手部的清洁;在对药物进行溶解的过程中,要先沿着瓶壁把药物注射入瓶底之后,等到药粉完全浸透在对其进行搅动,以此来防止粉末溢出被护理人员吸入等。与此同时,在岗前培训的课堂上,还针对容易出现的一些不安全行为进行了纠正,如分离针头等。通过在课堂中开展防护措施演示,既可以加深护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认识,又可以对防护措施进行掌握,有效降低了职业危害的发生几率。

3、针对意外损伤的处理教学

在职业防护岗前培训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意外损伤的处理进行教学,并严格依照职业伤害相关规章制度,在出针刺意外或者是粘膜接触病人血液等情况时,要及时的向带教老师或者是护士长进行汇报,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教学。如当患者血液、体液等意外与皮肤或者粘膜进行接触之后,要立即用流动水进行冲洗,倘若溅到眼睛要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在被刀片或者是针刺伤之后,先挤出少量的血液,之后再用肥皂进行清洗,在伤口出要0.5%的碘伏进行消毒等。让护生在面对意外损伤时,能够及时的针对不同的职业损伤进行处理。

三、总结

由于护理人员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面对的病人类型以及职业危害都比较多,尤其是一些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护理,因为需要与病人进行较长时间的接触,就会存在职业暴露感染传染病的可能,因此,针对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开展职业防护岗前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岗前培训,提高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树立正确的防护观念。